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第二波涨价潮来袭!这一产品把握汽车芯片命门,部分厂商却停止接单
科创板日报 | 2021-02-25 12:11:51    阅读:1654   发布文章

由于晶圆代工与封测产能不足,MCU涨价动力充足。多家台湾MCU厂商近日再次宣布调涨价格,甚至停止接单。

义隆董事长叶仪晧于2月23日在法说会上证实,公司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调涨价格,累计价格涨幅至少1成起跳。另外,尽管公司今年产能较去年提升20%,但仍无法满足所有客户,同时由于MCU并非公司主力产品,利润不及笔电产品,因此会将产能挪去承接对公司获利表现较有利的产品,年后MCU产品全面暂停接单。

据台湾地区经济日报报道,盛群虽然尚未停止接单,但部分产品今年接单已满,已有客户希望提前先下明年的订单。为了控制芯片代工产能不足的风险,盛群要求,提前下单预定明年产品的客户需支付三成订金,以此确认实际订单。今年4月盛群将再次调涨MCU产品价格,调价幅度达15%。

另外,凌通也已启动二次价格调涨,供应链指出累计涨幅达1成。

去年Q4,由于半导体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原物料上涨,芯片代和封装成本上升,盛群、凌通、松翰、闳康、新唐等台湾地区五大MCU厂开启第一波集体涨价,部分品项调幅超过10%。

中国市场增速仍领先全球

业界分析,先前国际MCU领导厂商意法半导体发生罢工事件,影响市场供给,再加上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等晶圆代工厂产能满载,MCU厂商能要到的产能收缩,国际MCU厂产品已经全线延期,甚至不接新订单。

而国内MCU市场空间巨大。市调机构IC insights称,在经历2016年MCU市场规模和出货量衰退后,MCU市场规模和出货量大幅提高, 数据显示,MCU市场规模在2019年增长9.3%至204亿美元,2019年MCU出货量增长达11.7%;中国MCU市场规模达到256亿元人民币。

华西证券此前预计,2020年中国MCU市场规模将超过268亿元,市场增长速度仍将领先全球。但国内MCU芯片有95%系意法半导体、瑞萨、飞思卡尔等海外企业工艺,国内企业过去主要在中低端应用。随着2020年海外MCU产品的缺货,有望增加国产MCU的导入机会。

目前国内所处第一梯队的MCU企业主要是兆易创新和中颖电子。前者是国内最大的MCU提供商,还是国内32位汽车MCU产品龙头企业。后者为国内较具规模的工控单芯片主要厂家。另外,纳思达自主设计的通用MCU芯片无论在产品特性上还是在生态体系上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已实现批量出货。

MCU涨价已成为全球车企的命门

MCU在汽车上的应用甚广,车身动力总成、车身控制、通信娱乐系统、安全辅助驾驶等都离不开MCU。一辆汽车中平均装备的MCU数量动辄上百颗,甚至数百颗。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在传统燃油汽车中,MCU价值量占比最高为23%;在纯电动车中,MCU占比仅次于功率半导体,为11%。

川财证券2月23日发布研报称,汽车芯片荒的实质原因是MCU芯片价格低廉,车企不重视MCU芯片的生产。根据IHS的统计,台积电承包了全球70%的MCU产量,但台积电自己的财报表明,汽车芯片仅占台积电销售额的5%,并不处于战略核心地位。

专业信息服务商HIS Markit预估车用芯片缺货现象要到2021年下半年才能缓解,届时微控制器(MCU)与单芯片系统(SoCs)交货时间将是关键。

川财证券表示,汽车芯片荒将推动全球汽车零部件厂商更加重视汽车芯片相关投资和汽车配套晶圆及封测产能。有机构进一步指出,在全球MCU持续缺货的背景下,许多终端制造厂纷纷选择使用国产MCU替代,有望给国内厂商带来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MCU厂商中进入车载领域的厂商有上海芯旺微、比亚迪、灵动微、杰发科技等厂商。其中,比亚迪从2007年开始进入MCU领域,目前拥有工业级通用MCU芯片、车规级8位、32位MCU芯片以及电池管理MCU芯片等系列产品,其中车规级MCU装车量突破500万颗。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